丧服、服丧原则、居丧制度
丧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“五服”,称之为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五种服制。《仪礼·丧服》中所描述的宗亲丧服系统和丧服制度是一个严密的、有机的、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制度,它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杰作。五种基本服制在经过种种变化以后,可以化为23种服制,实行于138种场合,其精密程度可谓无与伦比。
在儒家士大夫的眼里,贵贱亲疏的分别是服丧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。《礼记·丧服小记》曰:“亲亲,尊尊,长长,男女之有别,人道之大者也。”
居丧,或称丁忧,或称守丧、值丧,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而产生的一种习俗,涉及饮食、居处、哭泣、容体、言语、衣服、丧期等。中国原始社会以来的守丧习俗经过儒家的这一番加工改造,形成了一套标准化、系统化和等级化的丧葬仪礼制度,即居丧制度,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此外,旌幡即旌旗画幡,又称旌铭或铭旌,为死者出殡时灵柩前张举的一种旗幡,上面一般写有死者姓名、官衔,有的绘有画;入葬时再覆在棺材上,其长度为2米余,正好与棺材的长度相当。除彰明贵贱之外,亦有导引死者的灵魂上天之意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